第(3/3)页 拓跋菩萨若胜北凉,那么这中原王之位可就是他的了。 拓跋菩萨若输北凉,那么你董卓就要面临极大的压力再度伐凉。 换句话说,你若是不动,那么不管如何,你董卓都将会是输家!” 董卓小眼睛闪烁一下,然后开口道: “那你说我该如何?” 徐凤年笑了笑道: “自然是告诉那老女人,百万大军在此空耗属实是不智之举。 既然离阳内部不稳,有那靖安王世子发讨贼檄文,公然与广陵王结仇,那么北莽正好趁此机会双线作战。 如此,不管是拿下太安城还是拿下北凉,或是只得其一,对于北莽来说都是好事。” 董卓冷哼一声: “那你北凉又在其中得到了什么?” 徐凤年指了指地上的北凉道: “我早说过了,我只是想北凉少死人。 既然北莽伐凉不可避免,那么你董卓的南朝大军南下,拓跋菩萨又输了伐凉之战,我北凉就可少死许多人。 到那时,已经和拓跋菩萨拼了一场的北凉也将不再是北莽的威胁,北莽也不必非要除北凉不可了。 这便是我想要的东西。” 听完了徐凤年想说的话,董卓陷入了沉吟之中。 听起来徐凤年所说的合情合理,但董卓深信事情没那么简单。 可不管他如何想,北凉即便是加上流州、西楚的兵员也不过最多四十万军士,想以此挡住北莽百万大军本就很是艰难。 若是拓跋菩萨战败,那北凉也定然会付出极为沉重的代价。 而自己所带的南朝百万大军就算南下途中有所损伤,但回头收拾起北凉来确实有了更大的优势在。 怎么看这都是对他董卓以及北凉都有好处的提议,甚至细究起来还是他董卓占了大便宜。 只是他该怎么说服本来将南朝大军作为备用军的慕容女帝双线作战呢? 就在董卓深思之时,徐凤年又爆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南诏十八部是北凉在背后支持着的,那西蜀复国也是北凉授意的。 所以不管是燕剌王赵炳还是蜀王陈芝豹都已经被牵扯住了精力,难以对北莽南下造成任何阻拦。” 听到这,董卓立即意识到了此时南下绝对是一个好机会!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