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虏骑肆虐(上)-《凉州辞》


    第(2/3)页

    言罢,李延炤又指了指雷融,道:“若这些氐羌部众,皆能如雷百人将所部一般,早日醒悟,北渡来凉,又如何能遭刘胤小儿折辱?那些部落,放不下乡土,便唯有被人牢牢捆缚在陇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雷融叹了口气:“长史所言,我并非不知,只是因情而难以接受罢了。”他仰头望了望天,随即又带着满面的莫名失落回望向李延炤,道:“长史先前所言,不知何时成为现实……”

    李延炤闻言亦是一阵沉默,随即伸出手,拍在雷融有些冰冷的肩甲上:“许是一年,许是十年。然而人在不放弃,或终有日,能重归故土,天下安泰。”

    两人一路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约莫个把时辰后,便回到营外。早有士卒先行一步,回到营中,传达了李延炤的命令,火头军们随即纷纷忙碌起来,开始准备晚间宴饮所要用到的饮食等。

    李延炤返回屋中,立即便拉过一摞纸,龙飞凤舞地写起书信,正是向各处郡县郡守县令等通报敌情,言及仍有两支虏骑深入州境,企图肆虐破坏,请诸位郡守县令等做好准备应对。

    由于干系重大,且牵扯众多,更不能因为这一消息走漏而引发大范围的臣民恐慌,李延炤并未召集书吏前来抄写。他一面自己奋笔疾书,一面考虑着若是现下拿着这封书信前去找辛彦排版印制较为方便呢,还是自己多抄几遍更为方便。最终思前想后,他仍是决定自行抄写。毕竟现在跑去找辛彦,再开始排版印制,所耗功夫可能比他多抄几份还要大。

    由于书信内容都是一样,李延炤便先行写好书信与落款,再拿过一摞信封来,写上收信人的名字排列好。再拿过先前已写好的书信,照着信封上的收件人名字填在书信抬头,随即写完一封的抬头,便封入配套的信封之中,再写下一封……如是往复,耗费大约个把时辰,方才将这一摞书信写就,各自封好,滴上火漆,盖好官印,随即便去陶恒营中,令他分遣骑卒向各府县送去。

    至于湟水流域的西平、晋兴等郡县,他也是封好了书信遣骑卒送去。毕竟他当年还在广武军中当弼马温的时候,就随马平率军出征过湟水。阻隔广武与西平的这山脉虽然难行,不过仍是可以通过。加之西平、晋兴各处又较为富庶,难免不招人觊觎。

    当他行出骑卒营,意欲返回之时,却见点将台前正当开席。近两百名参狼羌部众已在其间就坐。雷融正逡巡在其中,用流利的胡语,与其中各人热络地打着招呼。而雷融部下那些氐羌骑卒,便成为了宴席中端菜倒酒的服务生。李延炤斜睨了一眼,却见这些骑卒虽端着酒水菜肴,腰间却仍悬着弓刀。显然雷融对这些降众也是颇怀戒心。

    雷融看到李延炤自旁边走过,登时便跑过去招呼他,拉着他去往席间就坐。李延炤假装拗不过雷融,便去席间空置的主位上坐了。随即,这些军中粗汉们便纷纷倒上酒,随后隔空相碰。李延炤站起身来,环视着周围这些参狼羌部众,高举酒碗道:“今番众位义士助我等斩杀虏贼,李某身为此地将首,理应敬众位义士一碗!”

    “干!”李延炤将酒碗向上一举,随后便凑到嘴边,不过短短几息光景,那粗瓷大碗中酒便已喝干。他将酒碗倒扣着平伸出去,在诸人面前展示一圈。见得李延炤如此豪爽,席间这些参狼羌众也纷纷举碗而干。

    大营辕门处,历经跋涉终是回到营地的窦通所部目睹了点将台前这场显得有些突兀的宴席。而躺在担架上的匈奴俘虏,也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李延炤望着辕门外行入营中的窦通所部,嘴角浮现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窦通催促着部下迅速将担架上的匈奴俘虏抬往营外,并即刻唤来营中医官予以救治。

    酒过三巡,先前四出搜捕逃敌的骑卒也是相继归营。曹建所率部众擒获了数名敌骑,自辕门押送至营中。而陆续归营的其余什、队,也各自押着几名敌军俘虏。

    席间的参狼羌部众觥筹交错,宴饮正酣,似乎完全不曾察觉到这次宴席是李延炤有意设计。雷融与梁泰坐在一起,或许因为都是氐羌部众,二人之间惺惺相惜,格外热情。

    李延炤又饮了一阵,起身行至雷融处,推说不胜酒力,便返回自己屋中而去。进屋以后,令值守护卫前去请曹建、陶恒等一众骑将前来。不一会儿,数名骑将便先后进入屋内。李延炤仰头环视众人,轻声道:“方才雷百人将与参狼羌梁泰交谈,得知此番进入州境的胡骑,尚还有两支,其中每支或有六百骑之数。方才我已向诸郡县主官去了信,请其务必严防。”

    众人闻言,顿时色变。这一支好容易被他们击溃,先前已经给县境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而如今又冒出来两支,谁知道他们又要去哪里,给州中带来多大的破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