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喋血金城(三)-《凉州辞》


    第(2/3)页

    赵军阵后,又推出了数十个橹盾。并且遵从刘岳的命令,一些步卒又找来锤子、凿子等土木工具。随身携带着,准备在下午的攻城战中依靠这些橹盾掩护阻挡金城军的箭矢,这些步卒便推进至城墙脚下用工具破坏城墙底基。

    受命下午出发攻城的那些赵军步卒,饱餐一顿以后,在上午溃逃而回的那些同泽注视之下,收拾兵甲,而后集中待命,眼见就要走上那不归路。

    就在赵军紧锣密鼓地筹划着下午的进攻行动时,金城北岸大营中,在左都护韩宁的主持之下,凉州军诸将又召开了一次军议。这次军议,正是商讨协防金城郡的诸多对策。

    眼观上午的那场惨烈至极的防守战,韩宁已是忙不迭地向州治派遣而出求援信使。不论在何种情况之下,哪怕对面的赵军全是一帮乌合之众,以现今大河两岸的五千左右兵力硬抗这种密度的攻击,都势必不能长久。

    军议上,韩宁、杜杰等高级将佐依然确立以浮桥联结两岸,大营与金城互为犄角,相互照应的大方略。然而在细节上,李延昭提出以哨骑前出,监视下游五十里范围内河面情况,以防敌军架设浮桥偷渡,而后趁势袭营。

    而且有必要在现存浮桥的上游数里之外,再增设两座浮桥。以防敌军狗急跳墙,摧毁现有浮桥之后,便使南北岸的兵力物力调动出现瘫痪。

    况且再增设两座浮桥,也能使两岸之间兵力调动更加快速便捷。韩、杜二位上官听得这两条建议之后,纷纷点头应允。

    军议之后,李延昭便从速派遣曹建率部东出,负责监视此去下游五十里以内的河面情况,而以其余骑卒西出大营,集中往西而去,继续在上游方向选址架设浮桥。

    上游水流往往较为湍急,较之中下游来说,架设浮桥显然更为困难。不过就算水流湍急的上游,也偶有宽阔浅滩这种适合搭建浮桥的地方。李延昭部自出营之后,邵雷便引部属一路自上游而去,寻找适宜搭建浮桥的渡口,而李延昭则亲率余部,四下伐木,并寻找船只。

    金城郡太守张阆,在统计完毕上午初战之中折损阵亡将士之后,已是向北岸大营中的韩宁发出了求援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