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三章 归乡疑云-《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第(1/3)页
沈杰是被窗外的雨声惊醒的。
凌晨四点,上海出租屋的窗帘没拉严,一道惨白的光斜切进来,落在他摊开的设计图上。图纸边角压着张泛黄的照片,是他十八岁那年在宁县老家院子里拍的——后屋的红砖墙裂着缝,屋檐下挂着串干瘪的玉米,前屋的废墟上长着半人高的狗尾草,风一吹,照片里的光影都跟着发颤。
他坐起身,揉了揉太阳穴,梦里的场景还在脑子里打转:崭新的围墙、喧闹的人群、父亲低头说“11.6万”时的模样,还有那棵长着三种水果的树,果子的甜香仿佛还留在舌尖。他摸出手机,点开地图搜“宁县”,屏幕上跳出个极小的红点,嵌在苏北平原的褶皱里,没有山,只有望不到头的麦田和河沟,离最近的县城也要四十公里,是他从小到大最熟悉的“偏远”。
“又梦到老家了?”身边的周诗雅翻了个身,声音带着刚醒的沙哑。她是沈杰在上海认识的,安徽姑娘,没去过宁县,只听他说过那里的荒芜——爷爷去世后,父亲跟着同乡去了常州打工,老房子就空了,每年清明回去,都能看到杂草又高了一截。
沈杰“嗯”了一声,把手机塞回枕头下:“这次梦到老家变样了,盖了好多新楼,跟曹泾似的。”
周诗雅笑了,伸手拍了拍他的胳膊:“想回去看看就回去呗,正好我也想看看你说的‘荒村’长啥样。”
这话戳中了沈杰的心思。他来上海五年,做室内设计,每天对着电脑画图纸,加班到半夜是常事,可心里总空着一块,像老家院子里那道没补的墙缝。去年父亲在常州工地上摔了一跤,腿上留了疤,医生说不能再干重活,他就更想把老家的房子修修,等父亲退休了,能回去住。
“行,这周末就走。”沈杰下定了决心,窗外的雨不知什么时候停了,天泛起了鱼肚白。
周六早上,沈杰和周诗雅坐高铁到徐州,再转大巴去宁县。车开在苏北平原上,窗外是成片的麦田,绿油油的,风一吹,浪头滚得老远。沈杰盯着窗外,突然指着远处:“你看,那就是宁县的方向,以前没这么多水泥路,都是土路,下雨能陷到脚踝。”
周诗雅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只看到一排排新盖的楼房,比想象中热闹。“不像你说的那么偏啊。”
“是近几年才发展的,听说县里搞了个农产品加工园,好多在外打工的都回来了。”沈杰说着,心里竟有了点期待,梦里的场景,好像真的要成真了。
到了宁县县城,他们又租了辆电动三轮车——当地人称“马斯特”,车主是个五十多岁的大叔,皮肤黝黑,说话带着浓重的苏北口音:“你们去哪个村?我这‘马斯特’跑遍了宁县,没我找不到的地方。”
“去沈家村。”沈杰报了村名,大叔“哦”了一声:“沈家村啊,那地方现在可有名了,盖了好多新楼,还有个采摘园,城里人都去玩。”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