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草庐定策安天下-《蜀汉红星》
            
            
            
                
    第(2/3)页
    “如此一来,朝廷、司马世家、孙氏家族又将陷入到三足鼎立之势。”
    “而如今我们地处东北之地,势单力薄,如果往西或往南发展,则将直接与司马、孙氏两大势力发生碰撞,这就疏为不智。”
    “因此,唯有向东北方向发展,乘司马、孙氏无法顾及东北之地时,迅速收取北海、南皮、北平、蓟、襄平等东北之地,使我方在东北方向再无后顾之忧。”
    “之后,只需面对西方的司马世家及南方的孙氏家族,便可形成四分天下之势。”
    “然后再采取远交近攻之策,即我方要联合暂时与我方没有接壤之地的朝廷,不断地蚕食与司马、孙氏接壤之地,逐步发展壮大,最终实现天下一统。”诸葛明说道。
    听到诸葛明胸有成竹地侃侃而谈,一副清晰的四分天下图在刘汉东的脑海里呈现出来。而且刘汉东相信,这样的形势是必定会实现的。
    诸葛明真不愧是诸葛亮的后代,当年诸葛亮与刘备隆中一番对话,提出了三分天下之策略,之后果然实现,后世史学家称这一历史事件为“隆中对”。
    有鉴于此,后世史学家对如今刘汉东与诸葛明的草庐谈话一事,也将其美称为“草庐定策”。后世史学家评价,诸葛明的“草庐定策”是奠定了红星军起义成功的重要基石之一,其重要作用是使红星军在一开始的诸侯争霸之中占据了一片牢固的根据地,为后续的起义事业的成功准备了充实的战略基础。
    听了诸葛明的分析,今后红星军的发展方向便清晰地呈现在了刘汉东的面前。其不禁在内心感慨到:果然是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这样才会达到最好的效果。
    “诸葛先生,今后有关军事上和民事上的具体操作细节,吾就全权交给你了。而起义军的理论、起义军的大方针大战略及起义军的队伍思想则由我来全权负责。相信通过我们的亲密配合,一定可以使天下黎民百姓早日翻身做主的。”刘汉东说道。
    “敢不效死命!”诸葛明答道。
    “诸葛先生,那么我们目前迫切需要开展的工作是什么呢?”刘汉东问道。
    “主公,举义事,必须做到师出有名。我们一定要首先占据大义之名,让全天下的人都认为我们是正义之师,是天命所归,而不是乱匪流寇。”
    “因此我想,在起义之初,我们可以打出主公是皇室旁支之后裔,今不忍祖宗基业将丢、大厦将倾,更不忍黎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遂不得已兴义师匡扶汉室、救济黎民!”
    “如此,可以让士大夫阶层更容易接受我们。对于投靠过来的士大夫人员,再让其慢慢接受主公的起义理念。对于黎民百姓,主公就只需继续加大起义理念的宣讲,只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老百姓谋福利,相信天下民心,必将尽归主公所有。主公对此可有不同的看法?”
    “我完全赞同诸葛先生的意见,并且我还想到了一句起义的口号:红星闪耀、匡扶汉室、解救黎民、盛世太平!诸葛先生觉得此口号如何?”
    “主公真是才思敏捷,佩服、佩服!”
    第(2/3)页